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是保障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昨天,記者在姑蘇區兩會上獲悉,姑蘇區聚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不斷強化服務保障,著力推動民生改善可感可及。2024年,全區新增社區衛生養老設施23個、5類大型檢查實現社區—醫院“轉診直通”、肺功能等免費篩查惠及群眾超10萬人。今年,姑蘇區將依托轄區優質醫療資源集聚優勢,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居民在家門口更有“醫”靠,民生服務更顯溫情。
社區“健康圈”添新成員
近日,姑蘇區雙塔街道聯青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啟用。作為2024年姑蘇區的實事項目之一,該項目位于雙塔街道金秋家園10棟1003室,面積290平方米,設有全科診室、中醫科、口腔科、檢驗科、藥房等,能有效滿足居民基本醫療、老年人體檢等需求。“看著這個衛生站建起來,這下,遇到小毛小病,我和老伴再也不用去大醫院了。”金秋家園小區居民王阿姨高興地說。
目前,姑蘇區共有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形成了“15分鐘健康服務圈”。其中,婁江、留園2家中心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婁江、留園、平江新城3家中心成功創建“江蘇省社區醫院”,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平江街道西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滄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彩香一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新建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2026年建成后,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將更加完善。
加快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家住虎丘路的張師傅咳嗽了半個月,一直不見好。最近,他去留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檢查。經醫生初步檢查后,發現其兩肺濕啰音,有肺部感染或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跡象。該中心隨即通過“綠色通道”將張師傅迅速轉診至市立醫院北區進行CT檢查,讓他及時得到了進一步的治療。
不用到大醫院排隊,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這是不少居民的現實需要。如今,越來越多的姑蘇區居民享受著這項便捷的醫療服務。近年來,姑蘇區不斷加快上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立15個綜合醫聯體、46個專科醫聯體,全年上級醫院專家“支基門診”達3萬余人次。2024年,姑蘇區在全市范圍內首推“直通醫院”服務,姑蘇區基層患者轉診大醫院開展CT、核磁共振、胃腸鏡、鉬靶、雙能X線骨密度儀等大型設備檢查,從原先3次往返辦理降低至1次。截至目前,已有400余名患者在“直通醫院”服務上享受轉診便利。
此外,姑蘇區還通過建設區域健康信息平臺,實現附屬、市屬公立醫院就診數據與基層診療數據全面融合,慢性病防控隨訪數據與社區門診診療數據多方融合,形成數據詳實、調閱便利的居民健康大數據網絡,確保群眾就醫的連續和高效。
“特色診療”提升競爭力
走進姑蘇區平江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樓,新中式裝修搭配簡約木質圈椅、邊桌,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中藥香氣;多個獨立診療室可為患者提供安心舒適的就醫空間。這里是由蘇州市立醫院北區針灸科專家王曉文入駐的吳門醫派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坊。即便是中午時分,仍有不少人在這里候診。
“王曉文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坊”是蘇州市第一批吳門醫派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坊建設項目之一。工作坊聚焦內外婦兒各科常見病、疑難雜癥及康復養生等方面,提供三級醫院同質化服務,同時通過基層帶教,提升基層醫務人員診療能力。
打造優勢特色專科是與大醫院錯位發展、提升基層社區衛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目前,姑蘇區已引進名醫資源,設立王曉文、尢小鶴中醫傳承工作坊,建成省五級中醫館3家(含1家建設單位)、四級中醫館7家、三級中醫館4家、省級特色科室5個、市級特色科室19個,醫療美容等特色服務均在2024年內落地基層,各類特色科室建設數量在全市名列前茅。此外,姑蘇區聚焦肺功能、兒童孤獨癥、女性“兩癌”等開展免費篩查,2024年惠及群眾超1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