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全區安全監管力度,確保各行業領域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區安委辦推動實施重點行業領域分類分色管理。
一是“三色”評估摸底數。各重點行業主管部門結合日常安全管理、“六化”建設、硬件設施配備等條件,按照綠、藍、紅三色標記監管底數,動態調整。其中,綠色占10%,為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投入到位,安全設施設備配備齊全,安全文化氛圍濃厚、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且沒有重大安全隱患等的生產經營單位。藍色占80%,為除標記為綠色和紅色之外的生產經營單位。紅色占10%,為安全管理混亂、安全設施設備陳舊缺失、風險隱患突出等的生產經營單位,目前已篩選出19個行業領域235家企業單位。
二是“三類”防控除隱患。堅持“重點整治紅色、整改提升藍色、鞏固保持綠色”原則,對重點行業領域監管底數實施差異化管理。綠色生產經營單位以企業自我管理為主,每半年檢查一次,并進行評估和調整。藍色生產經營單位在企業自我管理的基礎上,加大指導管理力度,每季度檢查一次,并適時進行評估。紅色生產經營單位實行重點盯守,加大檢查頻次。對未及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實施行政處罰或提請動態掛牌,對已經整改到位的,賦色及時調整。
三是“三查”機制強監管。區安委辦聯合古保、住建、經科等有關部門和街道開展巡查檢查,凝聚監管合力,提升監管能效。一是日常查。各街道、各部門結合實際,加大日常檢查巡查力度,及時消除和整改各類安全隱患。二是專項查。結合治本攻堅、“月月亮劍”、今冬明春重大災害隱患排查等專項行動開展安全檢查,進一步強化單位安全管理。三是重點查。各重點行業主管部門采用逐級升降的形式,對生產經營單位實行動態管理,季度報清單,區安委辦半年度復盤,重點核查紅色企業單位整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