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門片區(滄浪街道)地處古城文化腹地,轄區企事業單位眾多,安全生產監管和防控壓力大、任務重、要求高。近期,該片區(街道)圍繞上級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的深入排查與分析,針對“三集”特點,落實“五全”舉措,確保安全穩定。
通過調研分析,當前盤門片區(滄浪街道)總體安全形勢主要呈現“三個集”的特點:
一是多元人口匯集。據統計,盤門片區(滄浪街道)人口密度較高,在6.17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集中了約15萬的常住人口,而且老齡化程度高,部分社區老年人口比例已超過30%。加之成片古建老宅、開放樓院、各類經營業態集中,外來人口群居群租的管控任務面廣量大,盤門、胥門等景區景點、公園、環城河健身步道及使徒堂、安養院等宗教場所每逢節慶期間,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這些都給安全監管和防控工作增加了較大壓力。
二是各類場所密集。盤門片區(滄浪街道)現有醫院及診所、衛生服務設施、各類校園、教育設施30余處,車流人流、老弱病殘等群體集聚,安保、交通、停車等壓力陡增。轄區內6個農貿市場特別是南門水產批發市場、勞動路92號疏導點因客觀條件限制,消防安全、環境保障等問題較為突出。片區(街道)還有6個城中村,其中葉家莊、南王家莊、田多里等均為涉征涉拆地塊,建瑞、瑞元、瑞新等公寓樓安全治理難度較大。
三是保障任務交集。據初步統計,今年以來,盤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共開展各類保障200余次、整治400余次,出動3500余人次、300余車次,拆違207處,規范占道經營1200余處,糾處無證攤販1510處,取締45處,教育驅離違停3000余起,貼單1.1萬余起。同時,片區(街道)高度重視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用電用氣安全等公共安全工作,開展社會矛盾與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累計排查居民及單位1.81萬戶、各類店面2255戶,發放告知書2.2萬余份。
針對以上特點,盤門片區(滄浪街道)強化“一盤棋”理念,堅持“常抓長治、常態長效”雙結合,持續深入細致抓好宣傳發動、查改互動、主題活動、演練帶動等各項環節,壓實責任,落實舉措,全力以赴確保轄區安全穩定。
(一)全身心落實責任,傳導壓力。及時傳達貫徹省市區各級安全生產會議精神,成立片區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排查化解專項工作小組,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履職盡責。進一步細化安全工作目標任務,制定檢查清單、任務清單、聯勤工作站巡查清單等等,片區主要領導帶頭,各處室、各網格、各社區通力協作,做到定人、定崗、定量、定時、定規、定責,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安全保障責任體系。
(二)全方位聯合條塊,整合資源。片區(街道)建立健全隊伍聯勤、條塊聯防、問題聯治、績效聯評的四聯網格運行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以黨建聯席促資源聯合,以縱向四級網絡加強橫向分工協作,注重數據信息的聯通共享和實時更新,整合資源、聯動協調、動態管理,實現常抓長治、常態長效。同時,借助“六個一”基層走訪調研、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充分調動人民群眾、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各界積極性,進一步發揮合力、齊抓共管,聯動聯勤,群防群治。
(三)全天候排查防控,依法嚴處。片區(街道)注重發揮改革紅利,實現頂層設計基層落實。強化網格和聯勤工作站巡查作用,面上區域上午下午定時巡查,重點區域24小時防控,健全網格化安全監管、重大緊急信息報送等長效管理機制,關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實現小事自辦、急事快辦、大事會辦、難事督辦“四事四辦”,積極穩妥消存量、控增量,保障轄區安全穩定。利用智慧城管APP、“好管家”城市綜合管理平臺,針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進行大數據統計,建立預警機制,加強周邊巡邏力度。
(四)全過程掌控情況,強化痕跡。梳理并完善安全穩定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治的流程,總結經驗、查漏補缺,形成工作標準與工作流程,及時查擺、會商、防控、跟蹤、督辦,定期召開例會,不定期組織“回頭看”,對轄區安全重點區域及問題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依托綜合行政執法考核和社區工作聯述聯評機制,發揮服務對象評議、社會輿論監督、第三方測評等方式的積極作用,加強對目標責任管理、工單處辦等績效考核,獎優懲劣,倒逼各聯勤工作站、網格、中隊提升工作成效。
(五)全通道爭創品牌,打造亮點。片區(街道)認真落實上級各項部署要求,榮獲第三季度市區城管執法隊伍網格化管理優秀團隊、第三季度紅旗街道等榮譽的同時,一折不扣完成好必選動作。做精自選動作,在小區、轄區單位、學校等地積極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宣傳、消防安全演練等。建成全市首個互動體驗式安全科普館,現已投入使用,每周接待參觀近百人。做優創新動作,探索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運行機制,創新點線片扁平式精細化管理,全力探索具有可復制性的平安建設新方法新模式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