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姑蘇區緊扣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積極發揮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積極推動姑蘇慈善事業發展,助力共同富裕,不斷探索姑蘇特色的公益慈善之路。
一是積極做好慈善募捐活動。一方面,結合“線上+線下”模式,持續開展慈善網絡募捐活動及“慈善一日捐”活動,擴大“互聯網+慈善”的輻射力度,提升募捐整體合力,加強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方面的合作,動員更多的組織及團體與姑蘇慈善合作,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另一方面,做好定向捐贈、冠名基金各項工作,繼續積極發揮亞細亞慈善基金、前進慈善基金、寒香助殘基金、工商聯光彩慈善基金等一批冠名基金的示范作用,按照捐贈方意愿,做好各類冠名基金的認捐工作,依法依規使用專項資金。持續推動“蘇州名城暖心基金”和“蘇創投晨曦關愛基金”建設。
二是聚力助推“五社聯動”發展。探索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五社”聯動機制,助力推動慈善事業發展。一是向社會廣泛征集慈善幫扶項目,為困難群體提供幫助,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健全完善形成評審機制,建立專家團隊,篩選形成優秀慈善項目,通過專業團隊實施項目,建立項目評估機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挖掘加強慈善故事宣傳,凝聚更多的愛心力量加入社會公益事業。二是充分發揮姑蘇區169個社區慈善基金效能,立足于現有的全區4個慈善實體和44個慈善空間慈善載體的作用,推動慈善力量下沉基層、服務群眾,開展社區微慈善項目,以慈善、自治、互助方式破解居民身邊的“小急難”問題,打造100個示范社區慈善基金,助力美好家園建設。
三是持續打造特色慈善項目。在持續做好姑蘇區傳統項目的同時,新增創新項目,擴大慈善救助范圍。包括慈善關愛特殊家庭項目,為身患重大疾病的獨生子女死亡計生特扶對象給予幫扶;應急救助幫扶項目,針對極寒、酷暑、暴雨等惡劣天氣對戶外一線工作人員、志愿者、流浪乞討人員及其他群體開展各類送溫暖、送慰問活動;慈善安居助困項目,針對低收入家庭用電用氣居住安全和應急求助需求,探索“物質+服務”社會救助方式,通過綜合性、多樣化幫扶舉措消除低收入家庭居住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