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組織推動力度。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調研督導和監測評價,定期通報改革進展情況,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進一步提高站位,將醫改作為重點工作,強化改革創新,加強聯動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持續加大財政對衛生健康事業的投入,全面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發揮薪酬制度保障功能,進一步完善公立基層衛生單位財政投入機制。
二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強全科醫學、老年醫學、精神科兒科、公共衛生等專業人才和防治結合復合型人才培養。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的管理專業知識培訓。加強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和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隊伍建設,組織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士開展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和心理護理等專業培訓。
三是強化綜合監管水平。指導公立醫療單位及醫藥企業黨組織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防范廉潔風險。持續加強行風建設,推進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治理長效機制建設,進一步凈化行業風氣。大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強化跨部門聯合綜合監管。出臺醫療衛生領域信用等級評價地方標準,推動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實施聯合執法,深化專項治理,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加強行風建設,健全長效治理機制,進一步優化行業風氣。借助信息技術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深入推進預約診療、多學科診療,改善群眾就醫感受,持續推進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