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姑蘇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兜底保障、養老服務、社會事務等領域探索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民生溫度。
一、向“優”聚焦,“一老一小”服務更“貼心”。養老服務出新出彩。積極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姑蘇區獲評全國首批“全國醫養結合示范區”,3個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實施家庭適老化改造超8000戶,“虛擬養老院”服務近1000萬人次,升級打造“家庭護理院”,深化醫養結合居家服務。建成21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127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普惠均衡。引導優質企業運營養老機構,開設認知障礙照護專區、智慧養老院等特色項目,機構養老全面多元。在國投寶原揭牌成立“姑蘇銀發經濟示范園區”,建立“騰訊姑蘇銀發科技實驗室”,探索銀發經濟產業發展路徑。兒童福利擴容提質。全面推廣困境兒童常態化主動發現機制,針對權益遭受侵害的兒童開展個案處置和關愛幫扶。全區8個街道未保工作站和兒童“關愛之家”實現全覆蓋,其中省級兒童“關愛之家”6個,形成區未保中心、街道兒童“關愛之家”、社區兒童工作站三級聯動機制。
二、向“準”著力,救助幫扶更“暖心”。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加強低收入人口認定和動態監測,困難群眾服務保障覆蓋率達100%。全市率先開展“安居助困”行動,為3116戶低保、特困家庭進行全覆蓋水電氣安全檢測整改,250戶低保特困納入智能聯網求助體系,解決困難群體居家安全“急難愁盼”。慈善事業穩健發展。構建區慈善總會、街道慈善分會、社區慈善基金為主體形成的“1+8+169”三級慈善網絡,實施“陽光樂齡”“夾心層”困難群體幫扶等慈善項目150余個,動員多元力量參與救助幫扶,推動兜底幫扶從“政府救助”向“弱有眾扶”發展。
三、向“高”定位,社會事務管理更“用心”。婚產聯動成果斐然。2022年成立全國首個古典園林婚姻登記服務中心——耦園婚姻登記服務中心,2023年成立蘇昆劇院婚姻登記服務中心,兩個特色登記點辦理量超全區婚姻登記總量的三分之一,結婚登記跨區域辦理比例自2021年的14.93%逐步增加至2024年的62.12%。創新推出“1+8”久久甜蜜事業+甜蜜產業婚姻服務融合體系,打造虎丘婚紗城、桃花塢甜蜜產業園等8個婚姻服務項目,成立“蘇州甜蜜產業聯盟”,吸引婚紗婚慶、婚禮婚宴、喜糖婚品等9家頭部品牌及鏈接的118家商戶參與,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區劃地名”傳承發展。深入挖掘地名歷史文化內涵,入選市級地名文化遺產107個,其中27個入選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地名視頻獲省民政文化公益廣告視頻類作品一等獎。建設中街路和平江路地名文化遺產示范街區,打造“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品牌。社會組織活力迸發。加強社會組織培育管理,姑蘇區桂花公益坊獲評全省首批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4個案例入選省社會組織優秀案例名單,姑蘇區新材料商會獲評2024年省社會組織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案例,8個街道實現民政服務站(社會工作站)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