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姑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照計劃安排開展食品安全抽檢工作,共組織了1102批次食品抽檢,總計檢出不合格產品34批次,主要涉及餐飲具9批次,食用農產品25批次。其中9批次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3批次鳊魚、1批次鯽魚、1批次羅氏沼蝦檢出恩諾沙星超限量,1批次辣椒、1批次薄皮螺絲椒、1批次豇豆檢出噻蟲胺超限量,2批次黃豆芽檢出6-芐基腺嘌呤(6-BA)超限量,2批次豇豆檢出倍硫磷超限量,1批次碭山梨、1批次蜜桔檢出苯醚甲環唑超限量,2批次白菜檢出啶蟲脒超限量,1批次香芹檢出毒死蜱超限量,1批次梭子蟹、1批次鮮百合檢出鎘超限量,1批次愛媛橙檢出聯苯菊酯超限量,1批次山藥檢出咪鮮胺和咪鮮胺錳鹽超限量,1批次香蕉檢出噻蟲嗪超限量,1批次糖醋蒜檢出甜蜜素超限量,1批次桂花糕檢出菌落總數超限量,1批次桂花云片糕檢出霉菌超限量。
部分不合格項目解讀:
一、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二、恩諾沙星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長期食用恩諾沙星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在人體中蓄積,進而對人體機能產生危害,還可能使人體產生耐藥性菌株。泥鰍、海水魚中恩諾沙星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超標。
三、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并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四、噻蟲胺
噻蟲胺屬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內吸性、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姜蛆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姜中噻蟲胺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11月合格
11月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