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姑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按照計劃安排開展食品安全抽檢工作,共組織了195批次食品抽檢,總計檢出不合格產品8批次,主要涉及食用農產品6批次,餐飲食品2批次。食用農產品中主要為苯醚甲環唑、噻蟲胺、噻蟲嗪、二氧化硫殘留量等項不合格。
部分不合格項目解讀:
一、苯醚甲環唑
苯醚甲環唑是高效廣譜殺菌劑,對蔬菜和瓜果等多種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大鼠經口急性毒性LD50 約為1453mg/kg,急性毒性劑量分級為低毒級,對皮膚、眼睛有刺激作用。相關研究未見遺傳毒性。但長期反復接觸是否有蓄積作用和遠期效應,尚無明確科學證據。食用食品一般不會導致苯醚甲環唑的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苯醚甲環唑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二、噻蟲胺
煙堿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作用,具有根內吸活性和層間傳導性。土壤處理、葉面噴施和種子處理,防治水稻、玉米、油菜、果樹和蔬菜、柑橘的刺吸式和咀嚼式害蟲,如飛虱、椿象、蚜蟲和煙粉虱。雌雄大鼠急性經口LD50>5000mg/kg,急性毒性分級為微毒。急性中毒可出現惡心、嘔吐、頭痛、乏力、躁動、抽搐等。食用食品一般不會導致噻蟲胺的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三、噻蟲嗪
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的殺蟲劑。能被迅速吸收到植物體內,并在木質部向頂傳導。防治蚜蟲、粉虱、薊馬、稻飛虱、稻褐蝽、粉蚧、蠐螬、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跳甲、金針蟲、步行蟲、潛葉蟲和一些鱗翅目害蟲。可用于莖葉和土壤處理的主要農作物有蕓薹屬作物、葉菜類和果菜類、馬鈴薯、水稻、棉花、落葉果樹、咖啡、柑橘、煙草和大豆;種子處理主要用于玉米、高粱、谷物、甜菜、油料油菜、棉花、豌豆、蠶豆、向日葵、水稻和馬鈴薯。也可用于動物和公共衛生,防治蠅類(如家蠅、廁蠅和果蠅)。大鼠急性經口LD50 為1563mg/kg,急性毒性分級為低毒級。煙堿類殺蟲劑。中毒可出現惡心、嘔吐、頭痛、乏力、心跳過速等。食用食品一般不會導致噻蟲嗪的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嗪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四、二氧化硫
含硫類食品添加劑通常會在食品中以亞硫酸鹽的形式部分殘留下來,對其進行殘留量檢測時一般以二氧化硫計算。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很多,個別生產者使用劣質原料以降低成本,而又為了提高產品色澤,超量使用含硫類食品添加劑;有的生產者采用這種傳統工藝,硫磺熏蒸漂白,或者直接使用亞硫酸鹽浸泡保鮮;有的生產者操作不規范,在使用添加劑時不計量或計量不準確。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量在國家標準限量范圍內,一般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如果超限量使用含硫類食品添加劑,則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可能會引起咳嗽、咽喉腫痛及消化系統疾病等,也可能會對人體肝臟、腎臟等器官造成潛在危害。消費者選購食品應在正規商超等場所購買,不要片面追求產品色澤鮮亮,如發現有刺鼻氣味應謹慎選擇;食用前,參考產品標簽上的食用方式,通過清水漂洗、煮或燉等烹飪方式,也可去除一些食品中殘留的含硫類食品添加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