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太倉港口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
《蘇州市專用信用報告代替企業無違法證明實施方案(試行)》已經市政府第5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蘇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蘇州市專用信用報告代替企業無違法證明實施方案(試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信用建設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支撐作用,幫助企業解決在開具無違法證明過程中的數量多、耗時長、多頭跑等問題,提高企業辦事便利度,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減流程、減材料的原則,推行專用信用報告代替企業無違法證明,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誠信蘇州”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實施目標
首批選取司法行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規劃、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園林綠化、城市管理、交通運輸、水務、農業農村、商務、文化執法、衛生健康、安全生產、市場監管、醫療保障、金融監管、住房公積金、稅務、消防安全等20個領域,通過歸集共享其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相關信息,以專用信用報告代替企業赴市、區各相關部門辦理無違法證明,實現相關信息“一個平臺共享”、企業申請“一站式完成”、無違法情況“一紙證明”,為企業提供方便、高效、規范的服務。
2024年3月1日起,在本市行政區域內20個領域試行以專用信用報告代替企業無違法證明。同時上線專用信用報告“一碼通”模式,即以企業亮碼、要求提交證明的單位掃碼查看專用信用報告的方式,代替企業無違法證明。
三、適用范圍
本實施方案所稱的違法記錄,是指本市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有關中央省垂直管理單位等對企業近3年內20個領域的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行為的行政處罰記錄。對企業行為依據簡易程序作出的行政處罰和已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不列入違法記錄。
專用信用報告內容還包括企業參保欠繳、住房公積金欠繳及行政處罰信用修復記錄等信息。
企業可以選擇開具專用信用報告,用以證明自身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相關領域無違法記錄的情況。鼓勵企業在申請上市、掛牌、融資、并購重組、發行債券等經營活動中,根據自身需要使用專用信用報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主要任務
(一)強化數據治理共享。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依托省市區公共信用一體化平臺,建立數據常態化歸集共享機制,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對共享信息的核驗,確保2021年以來的企業行政處罰等信息全面歸集共享。對省級部門掌握的數據,積極推進數據回流,確保數據應歸盡歸、全量共享。
(二)完善系統配套機制。“信用蘇州”“蘇商通”“一網通辦”等平臺網站上線專用信用報告開具功能和專用信用報告“一碼通”功能。根據應用場景需要,企業可以選擇專用信用報告涵蓋的領域和時間范圍。打通“蘇商通”“蘇服辦”用戶體系,實現企業線上申請“一鍵”辦理,相關辦事指南、操作流程等同步公布。各相關單位按照規定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暢通企業申訴渠道,及時處理異議申訴、信用修復等訴求。
(三)豐富報告擴展應用。在首批20個領域試行的基礎上,按照“成熟一批、拓展一批”的原則,不斷擴大覆蓋領域。同時積極擴大專用信用報告應用范圍,為更多類型的市場主體提供便利。
五、組織保障
(一)強化責任落實。市發改委、市大數據局統籌推進全市推行工作,指導督促各地區各部門推行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按照“誰生成誰提供,誰提供誰負責”原則,確保企業違法行為信息等及時歸集共享,并對提供的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負責。
(二)建立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全市數據歸集共享工作定期檢查督促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廣泛收集意見建議,持續完善制度機制,優化擴展系統功能,不斷提升工作規范化、便利化水平。
(三)加強培訓宣傳。市發改委、市大數據局組織專項培訓,確保各地區各部門全面了解工作要求,熟知業務內容。各地區各部門做好政策解讀,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提高社會知曉度,營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圍。
本方案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2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