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區現有24萬老年人,為更好地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姑蘇區積極構建普惠均衡、覆蓋廣泛的社會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居家養老累計上門服務近900萬次。自打造全國首個“虛擬養老院”以來,姑蘇區堅持以數字化技術為牽引,不斷夯實“虛擬養老院”平臺“技術底座”,逐步形成“一網統管、多元協同”的居家養老服務智慧監管體系,促進養老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是錨定監管“靶點”,實現養老服務動態管理。姑蘇區依托“虛擬養老院”平臺,錨定3個監管“靶點”,即圍繞服務對象是否健在、服務時間是否重疊等問題監管服務工單的“真實性”,圍繞服務對象身份、服務標準匹配等方面監管服務的“合規性”,圍繞服務隊伍規范度、服務對象滿意度等角度監管服務保障的“有效性”,實現從服務申請、簽約、服務過程、補貼結算全流程、留痕化的管理。此外,該平臺和特困、低保、殯葬等平臺數據實現互通共享,定期進行核對,如發現服務對象、服務時間、服務頻次異常,會自動告警,最大程度實現工單數據的動態管理,嚴防虛假服務、重復服務。
二是扎緊制度“籬笆”,規范養老服務管理標準。作為“虛擬養老院”的運營單位,姑蘇區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旗下1000多名職業化員工,每天按照標準化流程完成8000余張工單。服務人員在接到工單后,需在指定時間前往老人家中,用員工APP掃描定位二維碼,服務后還需再次掃碼上傳服務成果。如果服務人員出現遲到早退、未及時上傳等問題,管理人員會立即在平臺上收到預警提示,并進行核對處理。同時,“虛擬養老院”話務中心、第三方監管機構、各級主管部門也會依據流程數據進行多角度回訪,完善監管閉環。今年,姑蘇區民政和衛生健康局參與編制了省級地方標準——《虛擬養老院運營管理規范》,規范了9個方面117條內容,涵蓋虛擬養老院運營機構的組織架構、服務管理和質量控制。
三是打造數據“魔方”,賦能養老服務精準提升。自2007年啟用以來,“虛擬養老院”平臺已經為12萬姑蘇區老年人提供了居家養老服務,累計形成工單近900萬張,內容涵蓋家政服務、生活配送、維修改造、人文關懷等方面。“虛擬養老院”將采集到的數據同步至姑蘇區區域健康平臺等其它系統,有針對性地延伸健康管理、社區服務和特殊群體照護。今年,著眼于老年人的醫療服務需求,姑蘇區依托西大街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升級推出了“虛擬養老院”2.0版本——“家庭護理院”。其涵蓋了醫護上門、膳食營養、生活照料、智能看護等家庭護理服務,能充分滿足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養老需求,讓居家養老更安全、更方便。